21日,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南大学、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联合开展的“三亚蜈支洲岛万亩热带海洋牧场”协议签约及重点实验室海洋生态站授牌典礼在三亚蜈支洲举行。据悉,未来三亚将建设近万亩热带海洋牧场,建成有不同主题的海底生态公园,实现海洋生态恢复+旅游的结合。 海洋牧场最初思路是在传统的浅海养殖区连片放养贝类、大型藻类和海胆等非游泳生物,这些栽培作物也常被称为海上庄稼。跟着栽培渔业发展,鱼类鱼苗增殖放流流动也在浅海养殖区进行,继而逐渐发展,形成了海洋“牧场”这一理念。 蜈支洲岛位于三亚海棠湾,因为过度捕捞、旅游开发等原因,其周边海疆生态环境曾一度退化。从2011年开始,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努力在蜈支洲岛四周千亩海疆持续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洋牧场,其中500亩是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区域,另外500亩由企业投资建设。目前蜈支洲岛已成为闻名海外的三亚旅游景点,岛上绮丽的自然风光,极具特色的各类度假别墅、木屋及酒吧、网球场、海鲜餐厅等配套设施,和已开展的包括潜水、半潜观光、海钓、滑水、帆船、摩托艇、香蕉船、独木舟、拖曳伞、沙滩摩托车、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30余项海上和沙滩娱乐项目,给前来观光和度假的旅游者带来原始、静谧、浪漫和动感时尚的休闲体验。 作为我国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经由几年的建设,在蜈支洲岛四周近千亩海疆内,至今已投放各类水泥鱼礁1400余个,25600空立方,船型礁19艘,11700空立方,投资金额3800余万元。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人工鱼礁表面附着生物种类达120多种,包括各类珊瑚、贝类及藻类,鱼礁区比非鱼礁区鱼类数目进步5倍至10倍。已形成了良好的海洋生物圈,初步具有海洋生态修复效应。 据了解,2016年至2021年,蜈支洲岛将再审批建设近万亩热带海洋牧场,预计共投入3亿元建成有不同主题的海底生态公园,实现海洋生态恢复+旅游的结合。三亚旅游局特别地推出的蜈支洲岛一日游,是众多中、高端旅游者必选的海南旅游线路。 《三亚市海洋牧场治理暂行办法》提出,三亚将打造8个人工鱼礁海洋牧场,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来改善海疆生态环境,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进步渔获量的目的。为此,三亚将建造大东海鱼礁区、双扉石鱼礁区、东西岛鱼礁区、红塘湾鱼礁区、崖州湾南鱼礁区等8个海洋牧场区,投放80万立方米人工鱼礁和相应的渔业资源增殖放逐量,并建立种苗繁殖场、驯养场等。 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包括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在内,三亚规划在大东海、三亚湾、红塘湾等区域建设8个热带海洋牧场,目前已经建设了4个。目前,建设规模最大、治理最好的是蜈支洲岛海洋牧场。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兼顾旅游开发。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已体现出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将逐步显现。扩大海洋牧场建设规模,不仅可发展海洋休闲项目,更是对海洋资源的积极保护,还可推动渔业工业结构的转型进级,实现渔业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 |
![]()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