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在三亚8年的试种,台商许宗勋在吉阳镇荔枝沟红花村保庄区种植的咖啡终于获得了成功,目前种植1000亩6万株的咖啡已开花结果,预计年产咖啡达30多吨。许宗勋说,用不了不久,市民就能够喝三亚本地产的咖啡。 历经8年的艰苦打拼 时间回到1997年12月,台商许宗勋在三亚注册成立三亚田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于1999年8月在吉阳镇荔枝沟红花村保庄区创建第一个生产基地900亩,从2004年开始种植咖啡,历经8年的艰苦打拼,在三亚种植成功。 11月10日,记者走进该公司生产基地,许宗勋正与员工一起整理园区公路,由于前段时间台风“山神”的影响,着实给园区造成不小的损失。记者看到,园区部分咖啡树上的果实被刮落满地。 “上面是槟榔,下面是咖啡,一举两得。”见到记者的到来,许宗勋开着摩托车带着我们在园区巡看。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满目绿色。原来,三亚是热带地区,阳光太强烈,对咖啡的叶和果子不好,而咖啡是属于温性植物,所以要半遮阴,要种树,但种树没有产值,于是,许宗勋就选择了在槟榔树中间种,在庄园1亩地里种植了100株槟榔、100株咖啡,槟榔树高、咖啡低,在高处看去只见槟榔树,走近才看到咖啡树。 咖啡年产量可达30吨 许宗勋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这里共有2个基地1700多亩,其中一个种植咖啡1000亩,另一个700多亩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和水果。 他说,咖啡园区1000亩地共种植8个品种的咖啡,达到6万多株,其中“黄坡旁”品种是从云南引进种植的,而云南也是从巴西引进。1株咖啡产量达5公斤左右,咖啡种植一般是从第3年开始采摘,但都是亏损的,只有从第5年起,咖啡树干粗壮后,产量就会得到保证。许宗勋说,目前,园区种植有4至8年不同树龄的咖啡,全年产量达30吨左右,产品全部销往上海和台湾地区。 “在三亚能喝上本地的咖啡吗?”对记者这样的提问,许宗勋高兴地回答:“不久就可以喝上了!”原来,园区目前只能种植咖啡,还不能进行咖啡加工,但咖啡加工生产的设备设施早就采购、车间也早建设好了,所有加工报批手续正在进行中,并且已经有了眉目,相信不久的将来,三亚市民就能够喝三亚本地产的咖啡了。 |
![]() |
相关推荐 |